
代越庖俎
- 拼音 : [dài yuè páo zǔ ]
- 首字母 : DY
- 翻译繁体 : 代越庖俎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比喻越出本分,代行其事。
来源
代越庖俎相关包含成语查询
成语"代越庖俎"逐字解释参考
〈动〉
(形声。小篆字形,从人,弋( yì)声。本义:更迭,代替)
同本义
代,更也。凡以此易彼,以后续前,皆曰代。——《说文》
县壶以代哭者。——《周礼·挈壶氏》
与君代兴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。注:“更也。”
使子父代处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:“更也。”
岁代处,故曰代田。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》 >>点击详情页
1. 越 [Yuè]2. 越 [yuè]
越 [Yuè]〈名〉
古国名。也称“於越” ,姒姓,相传始祖为夏少康庶子无佘。封于会稽。春秋末越王勾践卧薪尝胆,终灭吴称要霸,战国时为楚灭
越人语天姥。—— 唐· 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古民族名
南抚夷越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胡越为一体。—— 唐· 魏征《谏太宗十思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(形声。从广( yǎn),包声。广,表示房屋。本义:厨房)
同本义
庖,厨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徒御不惊,大庖不盈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车攻》
庖有肥肉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客逾庖而宴。——明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又如:庖鼎(厨房里烹调的器具);庖厨(厨房);庖屋(厨房);庖宰(受宰于厨房);庖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(指事兼形声。小篆字形。《说文》“从半肉在且上。”且,祭祀所用的礼器。本义: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,常陈设牛羊肉)
同本义
为俎孔硕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
鸟兽之肉,不登于俎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
祭操俎。——《山海经·海外西经》
俎豆之事。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
庖人虽不治 >>点击详情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