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怒形于色
- 拼音 : [nù xíng yú sè ]
- 首字母 : NXYS
- 翻译繁体 : 怒形於色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形:显露;色:脸色。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。
来源
语法
怒形于色相关包含成语查询
成语"怒形于色"逐字解释参考
〈动〉
(形声。从心,奴声。本义:发怒,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)
同本义
怒,恚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怨而不怒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》
薄言往愬,逢彼之怒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柏舟》
驴不胜怒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三戒》
吏呼一何怒。——唐· 杜甫《石壕吏》
王怒。——晋· 干宝《搜神记》
又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同本义
形,象形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物成生理谓之形。——《庄子·天地》
雷雨之动满形。——《易·屯》
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
形色天性也。——《孟子》
形者,生之具也。——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
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。——《列子·说符》
形似酒尊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 >>点击详情页
〈动〉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。本义:超过)
往;去
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——《诗·周南·桃夭》。毛传:“于,往也。”
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,逋播臣。——《书·大诰》
取
昼尔于茅,宵尔索陶。——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如;好像
《易》曰:“介于石,不终日,贞吉。”介如石 >>点击详情页
1. 色 [shǎi]2. 色 [sè]
色 [shǎi]〈名〉
颜色 ——用于某些口语。
如:掉色;退色;永不变色
色子(即骰子) 。赌具,小立方体,一般用骨头制成,六面分刻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点。
如:色数(色子;骰子)
另见 sè
色 [sè]〈名〉
(会意。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 >>点击详情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