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卧冰求鲤
- 拼音 : [wò bīng qiú lǐ ]
- 首字母 : WBQL
- 翻译繁体 : 臥冰求鯉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一:“﹝王祥﹞母常欲生魚,時天寒冰凍,祥解衣,將剖冰求之,冰忽自解,雙鯉躍出。”事亦见《晋书·王祥传》。又记王延为继母叩凌求鱼,楚僚为继母卧冰求鱼,故事略同。后遂以“卧冰求鯉”为孝亲的典实。亦省作“卧冰”。《敦煌变文集·父母恩重经讲经文》:“泣竹卧冰也不及,百年侍養莫交虧。”宋梅尧臣《胡夫人挽歌》:“誰復向寒月,卧冰求鯉魚?”明沈受先《三元记·及第》:“憶昔卧冰求鯉,泣竹筍生,第恐難成。”聂绀弩《谈鲁迅先生的<二十四孝图>》:“至于专门讲些繁文缛节,如所谓昏定晨省,冬温夏凊之类,或作些奇奇怪怪的事情,如卧冰埋儿之类的,正和挖空心事来虐待父母的人一样,连一个也没有。”峻青《海啸》第三章:“我一定对你老人家克尽孝道,即使卧冰求鲤,割股事亲也决不在话下。”
卧冰求鲤相关包含成语查询
成语"卧冰求鲤"逐字解释参考
〈动〉
(会意。从人臣。“臣”是竖立的眼睛。本义:人伏在几案上休息,眼睛呈竖立形)
同本义
坐而言,不应,隐几而卧。——《孟子》。焦循正义:“卧与寝异,寝于床,卧于几。统言之则不别。”
一生伏案卧。——清·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躺;卧而不眠
弛然而卧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溪头卧剥莲蓬。—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(会意。从仌,从水。金文作“仌”。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,体积增大,表面上涨(上拱)形。《说文》:“冻也,象水凝之形”。小篆繁化,增加“水”变成。从“仌”从“水”的会意字,于是“仌”就专用作部首。本义:水冻结而成的固体)
同本义
冰,水坚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履霜坚冰至。——《易·坤》
迨冰未泮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匏有苦叶》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(《说文》以“求”为“裘”之古文。省衣,象形。金文与战国古文作“求”。本是“裘衣”的“裘”。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,所以甲骨文在“衣”字外加毛。表示裘衣。本义:皮衣)
“裘”的古字。皮衣
乐正求。——《汉书》
姓
〈动〉
请求;干请;乞助
求,乞也。——《增韵》
因留怀王以求割地。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鲤鱼
鲤,鱣也。从鱼,里声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鱣者大鱼,似鱏而短,即今之寻黄鱼,非鲤也。
必河之鲤。——《诗·陈风·衡门》
一种软鳍淡水鱼,素栖于池塘或缓流中,主要吃植物性食物,可长得相当大,有时能活得很长,原为亚洲产物
书信的代称 。
如:鲤素(书信。鲤鱼中的尺素)
>>点击详情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