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虚无恬淡
- 拼音 : [xū wú tián dàn ]
- 首字母 : XWTD
- 翻译繁体 : 虛無恬淡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亦作“虛无恬惔”。清虚淡泊,无所企求。《庄子·刻意》:“虚无恬惔,乃合天德。”郭沫若《屈原研究·屈原身世及其作品》:“最可注意的,他虽是南人,而于道家的虚无恬淡,寂寞无为的学说却毫没有沾染。”
虚无恬淡相关包含成语查询
成语"虚无恬淡"逐字解释参考
〈名〉
(“墟”的古字)(形声。小篆字。从丘,虍( hū)声。丘,山丘。本义:大土山)
同本义
虚,大丘也。昆仑丘谓之 昆仑虚。——《说文》
河出 昆仑虚。——《尔雅》
虚邑。——《易·升》
升彼虚矣,以望楚矣。——《诗·傭风·定之方中》
以游逍遥之虚。——《庄子·天运》
又如:虚莽(墟丘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(会意。据甲骨文字形,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。卜辞、金文中“无、舞”同字。本义:乐舞)
同本义
哲学范畴,指无形、无名、虚无等,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
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——《老子》
〈动〉
没有,跟“有”相对
无,不有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无若丹朱傲。——《书·益稷》
< >>点击详情页〈形〉
(形声。从心,甜省声。本义:安静)
同本义 (表示心境的安静,平静)
恬,安也。——《说文系传》
恬,静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恬淡寡欲。——曹丕《与吴质书》
恬然自安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又如:恬波(水面平静无波。比喻太平无事);恬和(安静温和);恬忽(心中恬静而不受外界杂务所干扰) >>点击详情页
〈形〉
(形声。从水,炎声。本义:味淡;味道不浓,不咸)
同本义
淡,薄味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淡而不厌。——《礼记·中庸》
君子淡以成。——《礼记·表记》。注:“无酸酢少味也。”
淡也者,五味之中也。——《管子·水地》
大味必淡。——《汉书·扬雄传》。注:“谓无主味也。”
其水淡而清。——《世 >>点击详情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