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有的放矢
- 拼音 : [yǒu dì fàng shǐ ]
- 首字母 : YDFS
- 翻译繁体 : 有的放矢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对准靶子射箭。比喻说话或做事有明确的目的,有针对性。的(dì):箭靶子。矢(shǐ):箭。
来源
语法
有的放矢相关包含成语查询
成语"有的放矢"逐字解释参考
1. 有 [yòu]2. 有 [yǒu]
有 [yòu]通“又” [same as “又”]
割地朝者三十有六国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序八州而朝同列,百有余年矣。——汉· 贾谊《过秦论》
亡国之恨顿生,檀板之声无色,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言者矣。——清· 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对联、题名并篆文,为字共三十有四。——清· 张潮《虞初新志· >>点击详情页
1. 的 [de]2. 的 [dì]3. 的 [dí]
的 [de]〈助〉
用在定语后,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[-ic,-ve…]。
如:红色的气球;小小的进步
用在定语后,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 [of,'s]。
如:中国的水稻;农民生活的提高
〈代〉 pron. 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,构成“的” >>点击详情页
〈动〉
(形声。从攴( pū),方声。本义:驱逐,流放)
同本义
放,逐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见伯夷之放迹。——《楚辞·悲回风》
卿大夫外淫者放。——刘向《列女传》
放驩兜于 崇山。——《虞书》
放弑其君则残之。——《周礼·大司马》
放其大夫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
齐放其大臣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象镝括羽之形。本义:箭)
同本义。以竹为箭,以木为矢
矢又谓之箭。——《释名》
矢,弓弩矢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掌六弓、四弩、八矢法。——《周礼·司弓矢》
矢,箭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嗑得金矢,解得黄矢。——《易·噬》
疾如锥矢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
侍投则拥 >>点击详情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