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耳濡目及
- 拼音 : [ěr rú mù jí ]
- 首字母 : EMJ
- 翻译繁体 : 耳濡目及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见“耳濡目染”。
耳濡目及相关包含成语查询
成语"耳濡目及"逐字解释参考
〈名〉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耳朵形。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耳朵)
同本义
耳,主听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耳者,肾之候。——《白虎通·情性》
耳者,心之候。——《春秋·元命苞》
耳目者,心思之助也。——《鬼谷子·权篇》
坎为耳。——《易·说卦》
忠言逆耳利于行。——明· 刘基《苦斋记》
1. 濡 [Rú]2. 濡 [rú]
濡 [Rú]〈名〉
古水名
濡,濡水,出 涿郡故安,东入 涞。——《说文》
在河北省
尿
病方今客肾濡,此所谓“肾痹”也。——《史记》
通“儒”。儒士,学者
海内称之曰濡术之宗。——《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》
少以濡术。——《尉卫卿衡方碑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(象形。甲骨文和小篆字形。象眼睛形,外边轮廓象眼眶,里面象瞳孔。小篆处理为线条。先秦时期多用“目”,两汉以后,用眼逐渐多起来。“目”具有书面语色彩。本义:眼睛)
同本义
目,人眼,象形。——《说文》
目者,气之清明者也。——《礼记·郊特牲。》
目者,心之符也。——《韩诗外传》
夫妻反目。——《易·小畜卦》< >>点击详情页
1. 及 [Jí]2. 及 [jí]
及 [Jí]〈名〉
姓
及 [jí]〈动〉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从人,从手。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。本义:追赶上,抓住)
同本义
及,逮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使人追宋义子,及之 齐,杀之。——《史记`项羽本纪》
无庸,将自及。——《左传隐公元年》 >>点击详情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