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励精图治
- 拼音 : [lì jīng tú zhì ]
- 首字母 : LJTZ
- 翻译繁体 : 勵精圖治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振奋精神,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。《宋史·神宗纪赞》:“励精图治,将大有为。”
来源
成语故事
公元前74年,汉昭帝刘弗陵死去。他没有儿子,于是手握朝政大权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立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。这就是汉宣帝。公元前68年,霍光病死。御史大夫魏相根据历史教训和霍氏家族的专权胡为,建议宣帝采取措施,削弱霍氏权力。霍氏对魏相极度怨恨和恐惧,便假借太后命令,准备先杀魏相,然后废掉宣帝。宣帝得知此事后,先发制人,采取行动,将霍氏满门抄斩。从此以后,汉宣帝亲自处理朝政,振作精神,力图把国家治理得繁荣富强。他直接听取群臣意见,严格考查和要求各级官员;还降低盐价,提倡节约,鼓励发展农业生产。魏相领着百官尽职,很符合汉宣帝的心意。汉宣帝在魏相的配合下,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,减轻人民负担的有效措施,终于使国家兴旺发达起来。他在位二十五年使已经衰落的西汉王朝出现了中兴的局面。
语法
励精图治相关包含成语查询
成语"励精图治"逐字解释参考
〈动〉
(形声。从力,厉声。本义:勉力,努力)
同本义
勵,勉力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
用勵相我邦家。——《书·立政》
庶明励翼。——《书·皋谟》
励于一言。——《鬼谷子·决篇》
又如:砺翼(勉力辅佐君主,精勤以行君命);励志(勉励其心志;集中心思于某种事业);励节(勉力志行,崇尚气节)
振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(形声。从米,青声。本义:挑选过的好米,上等细米)
同本义
精,择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鼓筴播精。——《庄子·人间世》
食不厌精。——《论语》
又如:精凿(舂过的净米);精粲(精米)
精气
祓除其心精也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》
精也者,气之精者也,气道乃生。——《管子·内业 >>点击详情页
〈动〉
(会意。从囗,从啚。囗( wéi),表示范围。啚( bǐ),“鄙”的本字,表示艰难。合起来表示规划一件事,需慎重考虑,相当不容易。本义:谋划,反复考虑)
同本义
图,画计难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是究是图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。传:“谋也。”
君与臣图事。——《仪礼·聘礼》
君不图与。——《公羊传·庄公十三年》 >>点击详情页
〈动〉
(形声。从水,台声。①( chí)本义:水名。②引申义:治水;整治;修治)
同引申义
昔禹治洪水。—— 郦道元《水经注》
民治渠。——褚少孙《西门豹治邺》
遂治别院,使夫妇成礼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小翠》
其后治装行,东入海求其师云。——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
又如:治酒(置办酒食);治步(修整仪容 >>点击详情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