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引咎自责
- 拼音 : [yǐn jiù zì zé ]
- 首字母 : YJZZ
- 翻译繁体 : 引咎自責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咎:罪责。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。
来源
语法
引咎自责相关包含成语查询
成语"引咎自责"逐字解释参考
〈动〉
(会意。从弓丨。丨表示箭。箭在弦上,即将射发。本义:拉开弓)
同本义
引,开弓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君子引而不发,跃如也。——《孟子》
引弓而射。——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
臣为王引弓,虚发而下鸟。——《战国策·楚策》
长城以后,引弓之国,受命单于。——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
丁壮者,引弦而战。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(会意。从人,从各。从“各”,表示相违背。违背人的心愿。本义:灾祸,灾殃)
同本义
咎,灾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弃宝者必离其咎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侈乐》。注:“殃也。”
嗟苦先生,独离此咎。——贾谊《吊屈原赋》
又如:咎征(天降灾祸的征验);咎有应得(罹祸受罚是由于自己的原因,完全应得的);咎戒(上天所降的灾祸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(象形。小篆字形。象鼻形。“自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:鼻子)
同本义
自,鼻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 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,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。”
始;开头
故法者,王之本也;刑者,爱之自也。——《韩非子》
起源
知风之自,知微之显,可以入德也。——《礼记》
又如:自 >>点击详情页
1. 责 [zhài]2. 责 [zé]
责 [zhài]〈名〉
欠别人的财物。后作“债”
听称责以傅别。——《周礼·小宰》。司农注:“称责,谓贷子。”
薄敛已责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
使无券契之责。——《管子·轻重乙》
博言负责数百万。——《汉书·淮阳宪王钦传》。注:“假贷人财物未偿者。”
是有丕子之 >>点击详情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