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忸怩不安
- 拼音 : [niǔ ní bù ān ]
- 首字母 : BA
- 翻译繁体 : 忸怩不安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忸怩:羞惭的样子。不好意思。心里慌乱。
来源
茅盾《子夜》七:“在屠维岳的锋芒逼人的眼光下,这张长方脸儿上渐渐显现了忸怩不安的气色。”
反义词
语法
联合式;作补语;形容人羞涩的样子
忸怩不安相关包含成语查询
成语"忸怩不安"逐字解释参考
〈动〉
(形声。从心,丑声。本义:羞惭的样子)
同本义
忸,惭也。——《集韵》
颜厚有忸怩。——《书·五子之歌》
又如:忸忸怩怩(羞愧的样子);忸恨(愧恨)
通“狃”。习惯 [be accustomed to sth.]
忸之以庆赏。——《荀子·议兵》
又如:忸忖(习以为常。也作忸忖) >>点击详情页
——“忸怩”( niǔní):不大方或不好意思的样子
>>点击详情页1. 不 [bù]
不 [bù]〈副〉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韡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 [not,no]
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。——《韩非子·喻老》
老妇不闻也。 >>点击详情页
〈形〉
(会意。从“女”在“宀”下,表示无危险。本义:安定;安全;安稳)
同本义
安,定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共给之为安。——《庄子·天地》
好和不争曰安。——《周书·谥法》
心皆安下切上。——《仪礼·少牢礼》
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。——《易·系辞下》
居安思危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
< >>点击详情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