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裹尸马革
- 拼音 : [guǒ shī mǎ gé ]
- 首字母 : GSMG
- 翻译繁体 : 裹屍馬革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革:皮革。用马皮包裹尸体。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。
来源
近义词
裹尸马革相关包含成语查询
成语"裹尸马革"逐字解释参考
〈动〉
(形声。从衣,果声。本义:包,缠)
同本义
裹,缠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朱三百,裹。——《穆天子传》
富之以国裹。——《管子·君臣》。注:“谓财货所苞裹而藏也。”
无不裹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本生》。注:“犹囊也。”
绿叶紫裹。——宋玉《高唐赋》
濯颖散裹。——郭璞《江赋》
乃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(象形。小篆字形,屍像卧着的人形。本义: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)
同本义
尸,神像也。象卧之形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凭几曰卧。
神具醉止,皇尸载起。鼓钟送尸,神保聿归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
祝延尸。——《仪礼·士虞礼》。注:“尸,主也。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,象心无所系,立尸而主意焉。又,男,男尸;女,女尸,必使异姓,不使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(象形。早期金文字形,象马眼、马鬃、马尾之形。“马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:家畜名)
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。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,用作驮畜、挽畜和乘骑;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,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,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(如体型较大,蹄子较大,颈稍呈弓形,头小,耳短)
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—— 韩愈《马说》
>>点击详情页1. 革 [gé]2. 革 [jí]
革 [gé]〈名〉
(象形。金文字形,象被剖剥下来的兽皮。中间的圆形物,是被剥下的兽身皮,余下的部分是兽的头、身和尾。“革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“革”的字多与皮革有关。本义:去毛的兽皮)
同本义。皮的总称
革,兽皮治去其毛。——《说文》
齿革羽毛。——《书·禹贡》
执之用黄牛之革 >>点击详情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