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国泰民安
- 拼音 : [guó tài mín ān ]
- 首字母 : GTMA
- 翻译繁体 : 國泰民安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国家太平,人民安乐。泰:平安,安定。
来源
宋·吴自牧《梦梁录·山川神》:“每岁海潮太溢,冲激州城,春秋醮祭,诏命学士院,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。”
近义词
反义词
语法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形容国家太平,人民安乐
国泰民安相关包含成语查询
成语"国泰民安"逐字解释参考
〈形〉
(形声)
同本义
泰,亦作汰。疑泰、太、汰三形实同字。——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安定平和
泰,安也。——《字汇》
宇泰定者,发乎天光。——《庄子·庚桑楚》
泰而不骄,威而不猛。——《论语·尧曰》
以祈国泰民安。——吴自牧《梦梁录》
家贫躬耕,粟熟则食粟,…处之泰然也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(指事。从古文之象。古文从母,取蕃育意。古代指黎民百姓,平民。与君、官对称)
同本义
民,众萌也。从古文之象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古文从母。取蕃育也,上下众多意,指事。
民,氓也。——《广雅》。按,土著者曰民,外来者曰氓。
古者有四民,有士民,有商民,有农民,有工民。——《谷梁传·成公元年》
夫民神之主也。— >>点击详情页
〈形〉
(会意。从“女”在“宀”下,表示无危险。本义:安定;安全;安稳)
同本义
安,定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共给之为安。——《庄子·天地》
好和不争曰安。——《周书·谥法》
心皆安下切上。——《仪礼·少牢礼》
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。——《易·系辞下》
居安思危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
< >>点击详情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