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抛头露脸
- 拼音 : [pāo tóu lù liǎn ]
- 首字母 : PTLL
- 翻译繁体 : 拋頭露臉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指妇女在公开场合出面。泛指人们在公开场合出现。
抛头露脸相关包含成语查询
成语"抛头露脸"逐字解释参考
〈动〉
(形声。本义:丢弃)
同本义
管儿不作供奉儿,抛在东都双鬓丝。——唐· 元稹《琵琶歌》
纸片抛落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:抛漾(抛弃);抛撒(抛弃;脱落;洒落);抛撇(抛开;撇弃);抛官(辞官,弃官);抛除(丢弃,抛掉)
抛,掷
忆昔花间相见后,只凭纤手,暗抛红豆。——唐· 欧阳炯《 >>点击详情页
1. 头 [tóu]
头 [tóu]〈名〉
(形声。从页( xié),豆声。页,人头。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,首出现较早。本义:首)
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,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
頭,首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苞头者,神所居。——《春秋·元命》
头容直。——《礼记·玉藻》
左头奉之。——《仪礼·士相见礼》
>>点击详情页1. 露 [lòu]2. 露 [lù]
露 [lòu]〈动〉
[口]∶显出;冒出 。
如:露刃(刀剑出鞘);露光;露相;露白(露于外。白:银子)
另见 lù
露 [lù]〈名〉
(形声。从雨,路声。本义:露水)
同本义
露,润泽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泽与露叠韵。五经通义曰:和气津凝为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(形声。从肉,佥( qiān)声。古代表示人的整个面部用“面”。“脸”字在魏晋时期才出现,只表示两颊的上部,到了唐宋时期,口语中才用“脸”表示整个面部。本义:两颊的上部)
同本义
蛾眉与曼脸,见此空愁人。——吴均《小垂手》
满面黄沙满鬓风,眉销残黛脸销红。——白居易《昭君怨》
头圆筋骨紧,两脸明且光。——杜牧《冬至日寄 >>点击详情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