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察言观色
- 拼音 : [chá yán guān sè ]
- 首字母 : CYGS
- 翻译繁体 : 察言觀色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。
来源
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夫达也者,质直而好义,察言而观色,虑以下人。”
语法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观察别人的言语脸色揣度对方的心思
察言观色相关包含成语查询
成语"察言观色"逐字解释参考
〈动〉
(形声。从宀( mián),祭声。本义:观察;仔细看)
同本义
察,复审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览察草木。——《楚辞·离骚》
纤微皆审谓之察。——贾谊《道术》
察其所以然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本味》
微察公子,公子颜色愈和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徐而察之,则山下皆石穴罅。——宋· 苏轼《石 >>点击详情页
〈动〉
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下面是“舌”字,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。“言”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。从“言”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。本义:说,说话)
同本义
直言曰言,论难曰语。——《说文》
志以发言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
志以定言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
国人莫敢言,道路以目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上》
言, >>点击详情页
1. 观 [guàn]2. 观 [guān]
观 [guàn]〈名〉
古代天子、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。同“阙”
观谓之阙。——《尔雅·释宫》郭璞注:“ 孙炎曰:‘宫门双阙,旧章悬焉,使民观之,因谓之观。’”。
出游于观之上。——《礼记·礼运》
是以凤凰来信,集羽族于观阙,肉角驯毛宗于外囿。——《后汉书·班固传·典引》
>>点击详情页1. 色 [shǎi]2. 色 [sè]
色 [shǎi]〈名〉
颜色 ——用于某些口语。
如:掉色;退色;永不变色
色子(即骰子) 。赌具,小立方体,一般用骨头制成,六面分刻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点。
如:色数(色子;骰子)
另见 sè
色 [sè]〈名〉
(会意。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 >>点击详情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