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铤而走险
- 拼音 : [tǐng ér zǒu xiǎn ]
- 首字母 : EZX
- 翻译繁体 : 鋌而走險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因无路可走或绝望而采取冒险行动。《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:“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!”
来源
反义词
铤而走险相关包含成语查询
成语"铤而走险"逐字解释参考
1. 铤 [dìng]2. 铤 [tǐng]
铤 [dìng]〈名〉
铜铁矿石
铤,铜铁朴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铜铁质的坯料
金铤,许叔重注《淮南子》云:“铤者,金银铜等未成器,铸作片,名曰铤。”——《一切经音义》
熔铸成条块等固定形状的金银,其重数两至数十两不等
旧例银每铤五十两,其直百贯。——《金 >>点击详情页
1. 而 [néng]2. 而 [ér]
而 [néng]通“能”。
〈名〉
才能
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,何也?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。——《墨子·尚同下》
戒之戒之,微而异之。——《管子·枢言》。微而,犹无能。而、能古字通用
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。——《管子·小匡》
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。——《商君书·慎法 >>点击详情页
〈动〉
(会意。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,下部象人脚。合起来表示人在跑。本义:跑)
同本义
走,趋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来朝走马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緜》
某将走见。——《仪礼·士相见礼》
险其走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三年》
若蝉之走明火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期贤》
在位者皆反走辟。——《大戴礼记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要隘,险要的地带
入险而脱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赤壁之战》
山溪之险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国险而民附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益州险塞。
险易远近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险战之法,一车当兵卒四十人,四十人当一车。——《六韬·均兵 >>点击详情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