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沧海一粟
- 拼音 : [cāng hǎi yī sù ]
- 首字母 : CHYS
- 翻译繁体 : 滄海一粟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大海中的一粒小米。宋苏轼《赤壁赋》: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。”比喻非常渺小。粟(sù)。
来源
语法
沧海一粟相关包含成语查询
成语"沧海一粟"逐字解释参考
1. 沧 [Cāng]2. 沧 [cāng]
沧 [Cāng]〈名〉
州名 。北朝东魏置。治所在今河北省盐山县与山东省乐陵县之间。唐至元因之,治所向北移至今河北省沧州市
沧 [cāng]〈形〉
(形声。从水,仓声。本义:寒冷)
同“凔”。寒冷
沧,寒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天地之间有沧热。——《周书·周祝》<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(形声。从水,每声。本义:大海,海洋)
百川会聚之处。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
海,天池也。以纳百川者。从水,每声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海势圆,就地心也。海味咸,湿热之气蒸也。海气绿,穹苍之映,云雾不能隔也。
祖天地之左海也。——《礼记·乡饮酒义》。注:“海水之委也。”
孙叔敖举于海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下》< >>点击详情页
〈数〉
(指事。“一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数词。大写作“壹”。最小的正整数。常用以表示人或事、物的最少数量)
同本义
一,惟初太始道立于一,造分天地,化成万物。——《说文》
一也者,万物之本也。——《淮南子·诠言》
抱一而天下试。——《老子》
故一人有事于四方。——《书·君奭》。传:“天子也。”
一夫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(会意,象草木果实下垂的样子。后隶变为“西”。本义:粟子,谷子)
同本义 今北方通称“谷子”,去皮后叫“小米”。一种粗糙、抗旱、但不耐霜冻的一年生禾草( Setaria italica ),具有粗而重的长穗状花序,可作谷物、干草和饲料
粟,嘉谷实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其粟麦粳稻之属各依土地,贮之州县。——《旧唐书·食货志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