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口是心非
- 拼音 : [kǒu shì xīn fēi ]
- 首字母 : KSXF
- 翻译繁体 : 口是心非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指嘴里说的是一套,心里想的又是一套,心口不一致。
来源
汉·桓谭《新论·辨惑》:“如非其人,口是而心非者,虽寸断支解,而道犹不出也。”《抱朴子·微旨》:“口是心非,背向异辞。”
语法
联合式;作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
口是心非相关包含成语查询
成语"口是心非"逐字解释参考
〈名〉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的口形。本义:口腔器官,嘴)
同本义。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
口,人所以言食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且夫口三五之门也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
口之为言达也。——《春秋·元命苞》
口者心之门户。——《鬼谷子·捭阖》
勺饮不入口七日。——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
下有蟾蜍,张口 >>点击详情页
〈形〉
(会意。小篆字形,从日正。本义:正,不偏斜)
同本义
是,直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十目烛隐曰直,以日为正曰是。
而疑是精粗之体。——《礼记·玉藻》。疏:“谓正也。”
上九,濡其首,有孚失是。——《易·未济》
对的,正确的
王弗是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》。注;“理也。”
使目非是,无欲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(象形。据甲骨文和小篆,中间像心;外面像心的包络。本义:心脏)
同本义
心,人心也。在身之中,象形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在肺之下,膈膜之上,着脊第五椎。形如莲蕊,上有四系,以通四脏。心外有赤黄裹脂,谓之心包络。
其祀中霤,祭先心。——《吕氏春秋》
顺我,即先刺心;否则,四肢解尽,心犹不死。——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〈动〉
(指事。金文作“兆”,像“飞”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,双翅相背,表示违背。本义:违背;不合)
同本义
非,违也。从飛,下翅取其相背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非刀匕是共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。皇氏注:“不也。”
非礼也。——《礼记·礼运》。注:“犹失也。”
傲主人,非礼也;以贵骄人,非道也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简傲》
>>点击详情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