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赤子之心
- 拼音 : [chì zǐ zhī xīn ]
- 首字母 : CZZX
- 翻译繁体 : 赤子之心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赤子:初生的婴儿。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。
来源
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”
语法
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褒义,指报国之心
赤子之心相关包含成语查询
成语"赤子之心"逐字解释参考
〈形〉
(会意。甲骨文,从大(人)从火。人在火上,被烤得红红的。一说“大火”为赤。本义:火的颜色,即红色)
同本义
赤,南方色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赤者,火色也。——《书·洪范·五行传》
其色赤。——《素问·风论》。注:“赤者,心色也。”
赤刀。——《书·顾命》。郑注:“ 武王诛 纣时刀赤为饰。”
色赤椒好 >>点击详情页
1. 子 [zì]2. 子 [zǐ]
子 [zì]〈助〉
构词后缀。
加在名词后。
如:房子;车子
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。如;胖子;瘦子;垫子
个别量词后缀
另见 zǐ
子 [zǐ]〈名〉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小儿在襁褓中,有头、身、臂膀,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。“子”是汉 >>点击详情页
〈动〉
(会意。象艸过屮。枝茎益大。本义:出,生出,滋长)
同本义
之,出也。象艸过屮,枝茎益大有所之,一者,地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如语焉而未之然。——《礼记》。俞樾平议:“此之字乃其本义。未之者,未出也。”
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
之,适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自伯之东。——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
〈名〉
(象形。据甲骨文和小篆,中间像心;外面像心的包络。本义:心脏)
同本义
心,人心也。在身之中,象形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在肺之下,膈膜之上,着脊第五椎。形如莲蕊,上有四系,以通四脏。心外有赤黄裹脂,谓之心包络。
其祀中霤,祭先心。——《吕氏春秋》
顺我,即先刺心;否则,四肢解尽,心犹不死。——方苞《狱中杂记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