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逃之夭夭
- 拼音 : [táo zhī yāo yāo ]
- 首字母 : TZ
- 翻译繁体 : 逃之夭夭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。”原意是桃树很茂盛。因“桃”与“逃”同音,后人用来表示逃跑。
来源
语法
逃之夭夭相关包含成语查询
成语"逃之夭夭"逐字解释参考
〈动〉
(形声。从辵( chuò),兆声。本义:逃走,逃跑)
同本义
逃,亡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许由逃之。——《庄子·外物》
恒侯体痛,使人索 扁鹊,已逃 秦矣。——《韩非子·喻老》
处于逃。——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
逃未及远。——清·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
脱身以逃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 >>点击详情页
〈动〉
(会意。象艸过屮。枝茎益大。本义:出,生出,滋长)
同本义
之,出也。象艸过屮,枝茎益大有所之,一者,地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如语焉而未之然。——《礼记》。俞樾平议:“此之字乃其本义。未之者,未出也。”
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
之,适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自伯之东。——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
1. 夭 [yāo]2. 夭 [ǎo]
夭 [yāo]〈动〉
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头部屈曲的样子。本义:屈,摧折) 同本义
夭,屈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从大而屈其首,指事,申者,腰之直,夭者头之曲。
申申如也,夭夭如也。——《论语》
毋伐木,毋夭英,毋附竿。——《管子·禁藏》
又如:夭英(折断幼苗)
〈 >>点击详情页
1. 夭 [yāo]2. 夭 [ǎo]
夭 [yāo]〈动〉
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头部屈曲的样子。本义:屈,摧折) 同本义
夭,屈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从大而屈其首,指事,申者,腰之直,夭者头之曲。
申申如也,夭夭如也。——《论语》
毋伐木,毋夭英,毋附竿。——《管子·禁藏》
又如:夭英(折断幼苗)
〈 >>点击详情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