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独树一帜
- 拼音 : [dú shù yī zhì ]
- 首字母 : DSYZ
- 翻译繁体 : 獨樹一幟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也说别树一帜。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。比喻独闯一条路子,自成一家。
来源
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三:“元、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,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。”
语法
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独树一帜相关包含成语查询
成语"独树一帜"逐字解释参考
〈形〉
(形声。从犬,蜀声。犬性好斗,多独居,故字从犬。本义:单独;单一)
同本义
独,犬相得而斗也。羊为群,犬为独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犬好斗,好斗则独而不群。”
君子慎其独也。——《礼记·礼器》
儒有特立而独行。——《礼记·儒行》
我独南行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击鼓》
天之生是使独也。——《庄子 >>点击详情页
〈动〉
(形声。从木,尌( shù)声。本义:栽树)
同本义
树,生植之总名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植,立也。假借为尌竖字。
宿敢不封殖此树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年》
夫坚树在始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:“树木也。”
地道敏树。——周礼《中庸》。注:“谓殖草木也。”
二曰树艺。——《周礼·大司徒》
>>点击详情页〈数〉
(指事。“一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数词。大写作“壹”。最小的正整数。常用以表示人或事、物的最少数量)
同本义
一,惟初太始道立于一,造分天地,化成万物。——《说文》
一也者,万物之本也。——《淮南子·诠言》
抱一而天下试。——《老子》
故一人有事于四方。——《书·君奭》。传:“天子也。”
一夫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(形声。从巾,只(戠 zhí)声。本义:旗帜的通称)
同本义
帜,旌旗之属。——《说文新附》
长丈五尺、广半幅曰帜。——《墨子》
私记曰帜。——《通俗文》
拔赵帜,立 汉赤帜。——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
树帜曰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又
急挥帜。